智能介損測試裝置抗干擾的“辦法”總結
發布時間:2021-11-05 點擊次數:136次
以前電力系統廣泛使用的電橋正被智能介損測試裝置取代,介質損耗測試的技術發展很快。新一代的介損測試儀均內置升壓設備和標準電容,并且具有操作簡單、數據準確、試驗結果讀取方便等特征。雖然目前介損測試技術發展很快,但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測試數據易受到外界電場的干擾,由于介質損耗測試是一個靈敏度很高的項目。目前介損測試儀采取的抗干擾方法主要有:倒相法、移相法、異頻法等。雖然這些方法能在一定水平下解決干擾的問題,但當外界干擾很強的情況下,仍會產生較大的偏差。
倒相法將儀器工作電源正、反兩次倒相測試,將兩次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處理,達到抗干擾目的,該方法在外界干擾很弱的情況下有一定的效果;
移相法思路源于“倒相法”,只是將工作電源倒相改為移相至干擾信號相位相同而達到減弱干擾影響的目的。實踐表明,在干擾強烈的情況下,數據仍然偏差較大;
異頻法這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工作電源的頻率不是50Hz,即與工頻不同,這樣采樣信號為兩個不同頻率信號(測試電流和干擾電流)的疊加,通過模擬濾波器和數字濾波器對信號濾波,衰減工頻信號,以達到抗干擾的目的。實踐表明,該方法的抗干擾能力優于“倒相法”和“移相法”,但在一些特定場合下,由于干擾影響,數據仍有偏差,甚至出現負值。
由于其自身原理特點存在以下幾個矛盾:
1.頻率選擇問題。頻率與工頻越接近,抗干擾能力越弱,但等效性越好;頻率與工頻越遠,抗干擾能力越強,但等效性越差。
2.為了增強等效性,有的儀器使用了“雙變頻”,即可選用兩種頻率進行測試,比如40Hz和60Hz,但問題是兩種頻率測試結果不能保證。
3.模擬濾波器均存在相移問題,固定的相移可由計算機補償,但當溫度等條件變化引起相移特性發生變化后,就會嚴重影響介損值的測試結果。
上一篇 : 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的“頻響法”簡介 下一篇 : 遙控型電纜安全刺扎器應用時的一些特殊規定